close



[紐約林肯中心,右邊是紐約愛樂音樂廳,後方正中間-大都會歌劇院]

來紐約一定要聽的紐約愛樂的現場演出,算算我們也聽到第5場了,外加卡內基廳的幾場表演,兩隻手也快數滿了。其中,3/1日晚間的庫特馬索[Kurt Masur]絕對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

與前一天講座中伯恩斯坦的演繹十分不同,馬索的指揮風格極度俐落乾淨,可說沒有拖泥帶水的多餘動作,大部分時候,只能見到他彷彿單純站在在舞台上的修長背影,不見他的手部動作,難道他用眼神就能指揮?很有可能ㄛ!我覺得這場音樂會樂團似乎特別皮繃緊呢~~表現出來的音色與層次,真的應該列為人類文化的瑰寶來珍藏。


[Kurt Masur指揮紐約愛樂/照片來源 : 紐約愛樂網站]


之前幾場音樂會,感受不出樂團臣服於指揮之下,但這晚的柴可夫斯基''悲愴''交響曲,紐約愛樂著實是被牽著鼻子乖乖地走著。老公說"能把紐約愛樂逼成這樣,真的很了起!"這就是遇強則強吧~樂團與指揮之間也存在緊張微妙的對峙關係ㄋ

一開始,馬索就來了很不尋常的下馬威,竟然重來到第3次才讓樂曲繼續演奏,前幾小節的Oboe獨奏了好幾次。但我聽不出來Oboe有出什麼問題,或許是樂團銜接進來的處理不符理想。真地考倒我了,這還是第一次在正式音樂會裡碰上重來的,何況指揮者與被指揮者雙方都是世界一流的,含混過去應該也沒什麼人聽出差別來。

總之,這麼一弄,舞台上的氣氛明顯地緊張異常,"悲愴"本身就有許多停拍,每次我都嚇著等到底會不會又喊停 連舞台下只能看指揮背影的我都緊張成這樣,樂團的壓力可見一班吧~~

因此,呈現出的樂音真地有講座中所提到"危險的裝飾音"的色彩,既謹慎壓抑又蘊含著無與倫比的渲染力,叫人屏息,簡直連心跳都要跟著停頓點停下來。與俄羅斯樂團及指揮的''悲愴''相比,馬索與紐約愛樂的"悲愴'',沒有那樣濃到化不開的凝重憂鬱滄桑,而多了現代人外冷內熱、內心掙扎的色彩。


[林肯中心耶誕樹]

第三樂章的快板,是我將這晚列為近日音樂會第一的主因,馬索本來就明快的表現手法,因柴大師的華麗旋律更顯淋漓痛快,銅管不輸全盛時期的彼得堡愛樂,樂團被指揮盯到第三樂章,好像也已突破自身極限,更上一層樓!變奏旋律海浪般不斷襲來,馬索一個巨人站在浪頭,能賦予音符生命,亦能叫一切靜止,已成為我心目中的大神。這個樂章每一個音符、獨奏、合奏、銜接、停拍,都是百分之兩百的完美,舞台上好似綻放出絢麗奪目的高空煙火,炸得台下觀眾在這樂章結束時就忍不住鼓掌大喊安可

但馬索完全不給聽眾喝采的機會,逕至帶著樂團緊接至第四樂章的垂死過程,這個樂章,馬索也比很多指揮家要乾脆些,給人一種"ㄚ~~結束了嗎"的悵然,讓我非常意猶未盡,還想馬上再聽一次~

有一陣子,我把'''悲愴'視為通俗的大眾入門曲目,有現場表演也興趣缺缺,現在想起來真是自恃過高了。經典曲目之所以能夠廣為世人喜愛,還是有它獨到之處,百聽不厭,每次聽都有不同的體驗!!柴大師~馬索大師~~小女子真是太失禮了!

忍不住要說,前一天的魔鬼講座訓練還是有幫助


[紐約愛樂音樂廳(Avery Fisher Hall)]

另一首曲目是西貝流士的小提琴協奏曲,擔綱的小提琴家超年輕,是1985年出生的亞美尼亞人Sergey Khachatryan。15歲就拿下西貝流士小提琴大賽冠軍,也是這項比賽就年輕的得獎人;19歲又獲得Queen Elisabeth大賽大獎(上回聽的列賓是Queen Elisabeth比賽最年輕的冠軍),技巧當然過人一等,我就不多說了。


[Sergey Khachatryan/照片來源 : 卡內基廳網站]

今年也不過22歲,他外表看起來仍是個斯文憂鬱的青少年,表演起來也還是一個感性的青年,聽得出來他是以全身每一個細胞追求自我的完美表現,而非汲汲於個別音色的完美;他以真摯的心感動聽眾,而不是小心翼翼地炫技。以西貝流士這首曲目而言,其實困難度很高,他年紀輕輕就能跳脫技術層面的限制,可說是一個非常有內涵的音樂家,想必也是未來閃亮的一顆星(尤其他還有這樣的外表,能不紅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NYC 紐約愛樂 音樂會
    全站熱搜

    Rubenin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