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界上許多耳熟能詳的景點,如巴黎艾菲爾鐵塔、俄羅斯紅場、加拿大尼加拉瓜大瀑布、紐約帝國大廈....雖然距離遙遠,但是從來就不覺得不會去,而事實上也都去拜訪過了。倒是有那麼些景點,地圖上看起來距離並不那麼遠,卻因為文化、宗教、語言、人文等種種面紗,在心裡面反而顯得更加遙遠。聖城--耶路撒冷就是這麼樣的一個地方。聖城,孩提時代參加合唱團而熱愛的歌曲,旋律與歌詞到今天依舊鮮明,但曲子所歌頌的城市耶路撒冷卻一直不曾出現在我的旅遊名單中。

直到這回因為老爺出差我當跟班兼打雜去了以色列,才有幸一窺耶路撒冷的真面貌,這個城市太多太多可以說的拍的寫的,讓我一次一點慢慢寫來。

 

DSC_4449  

 

在耶城的第二天,我們照舊帶著3歲與1歲不到的兩個小小孩,推一台戰車等級的嬰兒車,緩慢地前進回教區,目標定在哭牆(Wailing Wall),或者應該說可以看到哭牆與回教聖地Dome of the Rock的觀景台。為什麼不靠近哭牆呢?主要原因在於安檢,帶著嬰幼兒不想排隊等氣氛嚴肅的檢查,就算過了安檢,哭牆的廣場男女有別,代表我們一家必須兵分二路,男生一國、女生一國。不想分開來的一家人寧願在視野遼闊的高台悠閒欣賞風景。

 

_DSC3624  

 

這個沒有名字的觀景台隱身在回教區的一般住宅區,我們到的時候剛巧有一團講英文的旅遊團,稍稍聽了一下說明,更加慶幸沒有去排隊等安檢。他們散場後輪到我們拍來此一遊照,留給孩子們將來看看。

 

_DSC3630  

 

真糟糕~字壓到弟弟額頭上了,難怪他臭臉。不是啦,11個月大的北鼻想要ㄋㄟ ㄋㄟ,哺乳遮巾拿出來讓弟弟野餐喝飽之後,我們要前進真正的目的地了!

 

要不是有這真正的目的地在呼喚,大家覺得我會這麼輕易放棄哭牆嗎? 哭牆之所以是猶太人的聖地,在於它的歷史價值:猶太人相信這道牆乃是大希律王(Herod)重建聖殿所留下來的部分遺跡。猶太人因此視之為聖地,對著這道牆憑弔並祈禱猶太盛世再臨,期間部分的人開始將祈禱化為文字書信,塞進哭牆石塊縫隙中,久而久之,哭牆所承載的心願越來越多,時至今日,這些祈願書信相關單位每年固定要清除兩次。拜網路之賜,甚至可以到哭牆官網留下心裡的願望,由工作人員代為放入哭牆。當然這中間不容易保有隱私了,照理說,祈禱信應該非常私密不公開,但是,美國總統歐巴馬於2008年拜訪哭牆時所寫的祈禱內容卻被刊載在猶太文的報紙上,實在是有點不尊重人家耶。

 

那我們不去哭牆邊,不就不能留下神聖的祈禱書信,no no no,我們要去一個我覺得更棒的地方,那就是小哭牆!有一個說法是哭牆只是聖殿廣場的一面牆,並不是聖殿本身的牆。而隱身在哭牆北邊一些,回教住宅區裡的小哭牆才是比較接近聖殿的牆。哪一個說法為真,信者恆信,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我喜歡小哭牆的隱密安靜,不被打擾,雖然不容易找,但就是這樣穿過迷宮一樣的彎曲小路,一不小心就會踏進非回教徒禁入的過程才更迷人。沿路遇上一些可愛的阿拉伯小孩圍繞著我們打轉,指點我們繼續走、哪裡轉彎,引領我們到小哭牆後又散去,過了一陣子再好奇地靠近過來,孩子們熱情的笑容非常棒,連轉轉的心都被虜獲。照片中的這個男孩,本來騎著腳踏車,一群小鬼裡特別顯眼突出,每隔一陣子就來關心一下我們的狀況,一雙眼睛一直盯著轉轉笑,於是邀他跟我們一起拍張照片,沒想到小男孩一個箭步往轉轉方向去,下一秒不到就摟著轉轉親,動作之快我根本來不及對焦(有毛病的兩夫妻還在堅持用手動對焦鏡頭),只拍下轉轉害羞又有點嚇到的模樣(回到台灣後,我試探地問她最喜歡的馬克哥哥是不是最帥的,小姑娘搖搖頭靦腆回答,耶路薩冷那個熱情哥哥比較帥)。希望孩子將來別只記得阿拉伯男孩,而不記得小哭牆。

 

 

DSC_4468  

 

那個飄過雨的五后,我們一家四口在小哭牆旁悠閒地拍照、寫下心願,男女生不必被分開,也沒有其他的觀光客或朝聖者,更沒有監視著旅客的維安,現在回想起來,雖然它沒有聖墓教堂所帶來的震撼,但我真地喜歡這個小小又安靜的,只屬於我們一家的角落。

 

 

DSC_4467  

DSC_4470   

 DSC_4477  

 

DSC_4509

 

 

arrow
arrow

    Rubenin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