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14386場的音樂會,不是我的,而是紐約愛樂的。

1 月18日晚間,Riccardo Muti與小提琴家Vadim Repin、紐約愛樂合作Tchaikovsky小提琴協奏曲,及Scriabin 的"Le Poème divin",是愛樂自1842年成立以來第14386場的演出。據我們上回與幕提先生~2004年6月在維也納愛樂金廳的會面,時隔2年半了~

這晚的票房很好,整個Avery Fisher Hall幾乎快坐滿,我看只比帕爾曼那場差一點,我們跟很多人一樣為了柴大師的協奏曲而去,挑大樑的Vadim Repin,老實說,我本來是不認識的,完全是看
愛樂網站把他形容的很神,又想聽聽幕提大師與紐約愛樂的化學效應,就這麼買了去了。

年紀輕輕的Repin(1971年生於西伯利亞)真滴蠻神的,炫技不會輸給任何人,畢竟他16歲時就拿下Queen Elisabeth大獎,音色也很讚,
曼紐因稱讚他是 “simply the best, the most perfect violinist I have ever heard.”一開始的獨奏中低音一出來,我就喜歡上他的琴音,很少有人的小提琴中低音可以這麼醇厚溫柔,有著類似大提琴的音色, 一到高音又變得細緻敏感,怎麼說呢?我聽著他的高音時,常有在聽普契尼苦命抒情女高音詠嘆調的錯覺,也想起以前合唱團指揮老師最愛講的:高音唱地嘹亮,以 你們的歌喉來說不值得誇獎,要能夠又清亮又收得回來到位,才是難,也才是成功“,Repin這點絕對及格,他的每個一音符都到位又收的漂亮,每一個音符都 不馬虎,叫人稱奇的是他能在超快速度下,賦予音符們不同的聲音表情,有幾小節連續的斷音,Repin拉地笑開來,我聽在耳裡,覺得悲情女高音不見了,換上 位豪爽又風姿綽約的大姊型人物,比如說卡門或白家二奶奶,在舞台上嗲笑,意氣風發中帶點嘶啞,真的,Repin這場表演讓我一直覺得在聽歌劇。尤其是柴大師小提琴協奏曲,對我們來說算是入門的通俗曲目,可以很專注地去聆聽獨奏家的聲音,老公還說4樓最前方的包廂,雖然幾乎已經在表演舞台的頭頂了,但他能夠很清楚地看見Repin的小動作,讓他更能夠欣賞豐富多變的音色,我們都很開心新認識一位年齡相差不多的優秀音樂家,可以一路聽著他到老。


Vadim Repin

節目單說這一季,他安排了亞洲演出,不知道會不會到台灣,會去的話推薦大家要聽~~

雖然我很難想像NSO要怎麼跟上他的速度, 但遇上強手的話,樂團也會突然發揮極限吧?!講到這,讓人想站起身子大喊安可的協奏曲,獨奏家外,樂團跟指揮的角色也很重要,我個人觀察Muti大師大部 分樂段的指揮風格,比較低調內斂,紐約愛樂在他的指揮下似乎也不太一樣,多了些黏稠綿密,銅管也來了點俄羅斯樂團的悲壯共鳴,長笛跟Oboe讓人醉倒,光是上半場就值回票價~


Hiroyuki Ito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下半場,有聽到一位米國歐巴桑說是意外的驚喜,對我來說到是意外的考驗,個人對史克里亞賓先生的接觸僅限於鋼琴曲目,這首第三號交響曲
"Le Poème divin",曲目我聽都沒聽過,連紐約愛樂上一次表演"Le Poème divin"都已是將近30年前的事了,算是冷門的曲目,旋律對我來講有點曖昧不明渾沌不清,真地無法體會史先生想表達什麼,不過幕提大師似乎特別鍾情這 類的曲目,就像上回見面時的曲目-雷史畢基的羅馬系列,不那麼常出現在音樂會的表演選單中,愉悅輕快的樂段也不怎麼明亮快樂,負面凝重的樂段又悲不過柴大師或馬勒,整個對我來說就像印象派畫作混濁的色彩,嗯,我承認,這方面我還是比較屬於傳統派,仍然需要時間來適應。

..............................................................................................

當初柴大師完成這首協奏曲時,由於對小提琴獨奏的技巧要求過高,大師屬意的首演獨奏家Leoplod Auer"declared the piece unplayable",首演的任務改由Adolf Brodsky擔綱,不過Brodsky練習了兩年才敢登台演出,之後,Auer才改變心意。

首演獲得的樂評並不如現今大家對這首曲目的推崇,有這麼一段樂評我覺得很有趣 :

Finale that transfers us to a brutal and wretched jollity of a Russian holiday.We see plainly the savage ,vulgar faces,we hear curese,we smell vodka.......Tchaikovsky's Violin Concerto gives u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hideous notion that there can be music that stinks to the ears.

~Eduard Hanslick,1881

..............................................................................................

【紐約的樂友寫生】

上回YY來玩,我們一起去聽祖克曼的Open Rehearsal時,YY就發表了個人的觀察心得:果然聽古典音樂的場合沒什麼黑人出沒,這晚,我旁邊的旁邊倒做了位黑人先生,心裡正滴咕著 : 哈哈,YY,也是有有文化水平的黑人的,沒想到,那位老兄竟然鞋子一脫,把還穿著已經一整天的襪子腳大辣辣地掛上包廂欄杆底座,腳丫子還露出去晃啊晃~~ 挖哩~~~,那他前一排包廂的人不是很可憐嗎?(這邊的包廂有兩層,每層有自己欄杆包起來),別人的臭襪腳就在頭頂,我看了覺得好傷眼,只好趕緊整個人轉 一邊專心看舞台,該糟的是,我隔壁的先生竟然開始抖腳 ! OHMYGOD!為何中外的男人都一樣噁心啊!拜託~~

被隔壁的兩位噁男一搞,下半場過一半時,我已經有點注意力渙散,開始利用位置地勢高的優勢,觀察起場內聽眾,發現不少人離座出場,ㄟ,老師沒教過你們,曲目還在進行中亂走動,對表演者非常不敬嗎?有錢坐樓下位置就可以這樣喔?!還有,對面2樓包廂,有個金毛獅王大姊,坐的位置怎麼這麼特別?喔~~原來她大姊席地而坐在包廂過道上,一下子伸長腿,一下盤腿坐,當作自己家裡啦~~

結論 : 不管黑人、白人、黃種人,不見得來聽音樂會就是有教養的文化人~~~~

.............................................................................

照片也是上回YY來時的白天Open Rehearsal時拍的,正式音樂會時進場要檢查包包,相機一律不准進場,得花3大洋寄物,所以我去音樂廳都不帶相機的。

YY,照片借我用不介意吧?



更多紐約藝術觀摩在這裡 :

MoMA

克萊曼與齊瑪曼卡內基廳音樂會

卡內基廳錄影

Shostakovich百週年紀念音樂會

大都會歌劇"蝴蝶夫人"

帕爾曼與紐約愛樂音樂會:布魯赫小提琴協奏曲

梅莉史翠普舞台劇:Mother Courage

大都會歌劇戶外公演

Downtown Dance Festival

瑪莎葛蘭姆舞團戶外公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enin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